开手动挡车制动时是否需要踩离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如果是准备刹停那么当汽车静止前踩下离合断开发动机与变速箱的连接防止车辆熄火。而如果是低速跟车,那么用刹车踏板控制即可,而无需踩离合,只要车子还在移动发动机就很难熄火,当然通过怠速转速来判断更为精确。

通过转速以及实际路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踩离合是合理的方式。道理很简单,每款车都有厂家标定的怠速转速,比如600转、比如700转,当然更高的也有。当汽车带挡行驶踩刹车时发动机转速一定会下降,但这并不等于发动机会熄火。因为车子只是减速了、但还保持行驶状态,发动机还在转,既然如此也就不存在憋熄火。
只要发动机实际转速高于怠速转速,那么发动机就不存在熄火的可能。比如厂家标定的怠速为700转,行驶时带档踩刹车只要转速在700转以下时发动机就不会熄火。但实际中即便转速更低也不一定会熄火,确保车子还在移动是关键,只不过转速低于标定怠速转速后会有明显的抖动,过低的转速对燃烧的影响也很大。所以把转速拖得太低会导致油耗不理想。

什么时候制动需要踩离合
如上图所示,这是带挡时发动机、变速器以及驱动桥的连接状态。只要不踩离合,那么驱动桥(车轮)就与发动机保持硬连接,也就是说当车轮静止时发动机也会静止(实际上等不到车轮静止,转速低于500转时怠速就极为不稳定了),这就是发动机被憋熄火的原因;所以刹车只要是奔着刹停,那么离合器踏板就一定要踩。
急刹车时无需踩离合
前些年鄙人听到一种说法,那就是在“急刹车时要离合、刹车一起踩”。理由是如此操作既能刹车、又能断开与动力源的连接?而实际上这种逻辑是错误的,因为当今的电控内燃机可以通过ECU来判断驾驶者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当我们松开油门的那一瞬间,系统会做出此时不再需要动力的判断,ECU会停止喷油;车子由于惯性的作用保持继续行驶,旋转的车轮依然带动发动机旋转。
此时的发动机处于断油状态,所以即便不踩离合,也等同于切断了动力。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发动机制动的过程,驱动桥所获得的惯性会被发动机倒拖消耗很多,所以紧急制动时直接踩刹车即可,而无需踩离合;踩下离合踏板断开了发动机与驱动桥的连接,驱动桥就甩掉了倒拖发动机的负荷,反而不利于刹停;其次当驾驶者两只脚同时踩离合与刹车踏板时,身体会失去支点,导致左右脚都发不上力。所以紧急制动时右脚直接把刹车踩到底即可,即便发动机熄火也总好过追尾。
低速跟车时无需踩离合
在咱们日常行驶中踩刹车的场景很多,有的是为了让车辆静止,而更多的则是用刹车来控制车速。当前车减速,后车当然也需要进行减速;此时前、后车都是通过制动器来调整车速而不是要停车。这时候就没必要踩离合,因为此时车子在依然保持行驶,所以不存在把发动机憋熄火的可能,当再次提速时直接踩油门即可。如此操作可以避免频繁的半联动导致摩擦片的磨损。

如上图所示在离合器踏板行程区间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其一动、静摩擦片完全分离;其二动、静摩擦片介于边转边磨的状态,这就是半联动;其三动、静摩擦片完全咬合,两者同步运转而不存在滑磨,这就是全联动状态。实际上每次踩刹车时踩离合,就等于进行了一次半联动过程,动、静摩擦片则产生了一次磨损,长时间这么操作对离合器片的磨损很大,关键是这种磨损完全没必要。

总而言之日常行驶中如果仅仅是为了减速而刹车则没有必要踩离合,简单、实用、还能避免摩擦片过度磨损;当然我们在驾校时教练往往会告诫我们踩刹车时一定要踩下离合器踏板,只不过如此操作的意义是为了防止学员把发动机憋熄火导致无法通过考试,毕竟学员的驾驶技术不够。而油、离配合熟练之后,就无须刻意踩离合了,车速快了踩刹车,感觉发动机快憋熄火时踩油门,是不是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