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勘察与事故损失确定的概述、接受调度、事故现场调查取证及摄影、交通事故责任与保险责任认定、交通事故现场查勘报告撰写、车辆损失确定、其他物质财产损失及施救费用确定。
课程以讲授案例及流程为主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演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机动车辆保险理赔服务的基本流程,初步具备保险外勤岗位的工作能力。
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预计上百万人 “电车医生”成了稀缺资源
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预计超百万,“电车医生”成稀缺资源
根据工信部及多家权威机构数据,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缺口预计达103万至120万人,覆盖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全产业链环节。其中:
智能驾驶工程师供需比仅0.38(1个岗位仅0.38名合格应聘者),年薪普遍超30万元,仍“一将难求”。
维修技工缺口突破50万,全国仅约10万专业维修人员,而2025年预计有350万辆新能源汽车超出保修期,一线城市维修技工月薪已飙升至2万元。
软件算法专家在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缺口超20万,企业高薪挖角仍难满足需求。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师被称为“电车医生”,其稀缺性源于多重挑战:
技术门槛高
维修对象从燃油车的2万个机械部件,转变为包含300万行代码的智能系统。
需掌握电池管理系统、高压电安全操作、智能诊断设备使用等核心技术。
例如,动力电池维修需同时具备量子化学计算与工程化经验,全球合格从业者不足3000人。
资质与培训滞后
国家强制要求高压电操作认证,但培训机构年培训量仅2万人,远无法满足需求。
高校课程设置滞后行业3-5年,如某985院校车辆工程专业,智能网联课程占比不足15%,实验设备仍使用淘汰的18650电池模块。
职业转型阻力
传统汽修人员面临“知识迭代”困境,70后技师普遍抗拒向“汽车医生+IT工程师”的复合角色转变。
传统电机工程师面临35岁转型危机,某头部企业2023年优化传统动力团队达40%。
企业紧急扩招与产教融合
长安汽车、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启动校招扩招计划,招聘规模提升30%,重点引进智能化、新能源、软件等领域人才。
长安汽车与20余所高校合作培养“数智化”复合型人才,比亚迪设立专项培训基金加速传统技工转型。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与车企共建“智能驾驶实验室”,学生参与实车测试,就业率超95%。
政策与教育体系改革
截至2023年,全国716所高职院校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较2018年翻倍,但师资结构仍需优化(78%教授缺乏企业实战经验)。
教育部推动“新工科”建设,要求高校增加智能网联、三电系统等课程占比,缩小与行业的技术代差。
技能认证与职业路径清晰化
国家完善高压电操作认证体系,推动维修人员持证上岗。
企业建立“学徒制”培养模式,如郑州交通技师学院与车企合作,学生实习期间直接参与生产环节,缩短技能成型周期。
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
蔚来用户体验总监岗位需具备“机械工程+认知心理学+数据科学”复合背景,招聘周期长达11个月。
电池回收领域出现“10万年薪招博士生,5万年薪招不到操作工”的倒挂现象,凸显技能与学历的双重缺口。
全球化竞争加剧
蔚来副总裁沈斐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正与科技巨头争夺全球顶尖人才,实际缺口远超统计数据。
预计到2030年,全行业缺口将突破200万,其中碳管理工程师、车路云系统架构师等新兴岗位占比超40%。
创新与效率的平衡
头部企业研发效率已现同比下降迹象,专利申报量增速从25%降至12%,人才短缺或制约行业长期创新力。
现场勘察与事故损失确定的概述、接受调度、事故现场调查取证及摄影、交通事故责任与保险责任认定、交通事故现场查勘报告撰写、车辆损失确定、其他物质财产损失及施救费用确定。
课程以讲授案例及流程为主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演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机动车辆保险理赔服务的基本流程,初步具备保险外勤岗位的工作能力。
课程概述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课程构建了认识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防护、电机驱动系统、动力电池及充电系统、整车控制系统及辅助装置、维护与保养共六个模块,介绍了新能汽车的类型、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等, 详细讲述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知识, 对电动汽车储能装置、驱动系统、能源管理和回收系统、充电技术以及车载网络技术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采用各车型的结构图、原理图、电路图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讲解, 并配有故障案例, 引导学习者对各系统进行充分的学习,课程设计系统合理。
课程从构造、原理、检测、维修、保养五个任务维度,选取北汽、荣威、吉利、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典型范本,结合最新仿真技术,通过理实一体教学,实现校企融合、知行合一,将新能源汽车技术多层次、多角度奉献莘莘学子,为学习者提供最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学习指导。
本课程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是掌握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的重要学习参考, 可为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汽车线上课程
让学习直观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