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救援员刘昕:接警后半小时要到救援现场 发明国家专利提高救援效率
2022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公布了18个新职业信息,汽车救援员就是其中之一。对于从事汽车救援工作近20年的刘昕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肯定。从事汽车救援工作20余年来,在他看来,作为汽车救援员,就是要争分夺秒,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救援,将损失和伤亡减到最小。
应对假期高峰 6个驻点增至10个
“五一期间,我们要在易堵路段增设点位,同时增加人员和设备。”4月30日下午,重庆高速集团成渝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运行保障中心会议室内,副主任刘昕再次召集队员开了一个会,针对即将到来的客流高峰,虽已早早做了预案,但有些地方还需要细化。
“遇到小长假,我们更会提高警惕,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刘昕说,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喜欢自驾外出游玩的人越来越多,车一多难免造成拥堵,也更容易出事故。作为汽车救援员,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救援,将损失减到最小。
刘昕和同事负责的是成渝沿线108公里的汽车救援工作,为了更好更快实施救援,今年“五一”假期,他们将原本的6个驻点增至10个。针对车流量大的中梁山隧道周边,就设置了3个驻点,还增加了人员和设备。
需熟悉救援设备各项操作
“我和汽车打了30多年交道,从事汽车救援也快20年了。”58岁的刘昕说,刚参加工作时,他在四川省汽车运输公司重庆分公司上班,从事汽车运输工作。1996年来到重庆高速公路管理处,开始从事汽车救援工作。
刘昕说,作为汽车救援员,首先必须要有强健的身体,他们每天都要训练,并熟悉吊车、拖车、消防车等各项操作。就拿吊车来说,为了训练平稳度,他们要在吊桶里装满水吊起,途中不能让水荡出来,或者吊着桶走S路线;针对消防车,他们会训练扛云梯、甩水带等,了解消防车的各种功能;为了方便在隧道救援,还会进行空气呼吸器训练,比如穿戴装备的速度等,一般来说,要在20秒内穿戴好空气呼吸器。除此之外,公司还会组织学习理论知识,每个月要在沙盘上演习,每年要进行一次实地演练。
“干我们这一行没有节假日,随时待命。”刘昕说,每次接到报警后他们需立即响应,并于5分钟内快速出动,半小时内赶到现场实施救援。
争分夺秒 第一时间抢救伤亡人员
在刘昕看来,汽车救援必须争分夺秒,以人为本。到了现场第一时间肯定是抢救伤亡人员,其次是移除事故车辆,防止道路堵塞和二次交通事故的发生。而每次看到获救后的群众,自己也会有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
他还清楚的记得,有一次大雾天气,高速路上52辆车追尾。他和队员立即赶到现场施救,从早上7点工作到次日凌晨3点,数十名被困人员成功获救。
2007年7月9日晚,一场特大暴雨突袭山城,重庆成渝高速公路右线46公里处的边坡发生大面积泥石流自然灾害,一辆货车深陷泥石流中,刘昕带队迎难而上,带头排障,并快速组织人员查看险情,实施安全管制,紧急疏散滞留车辆,协助处置泥石流。囤积的洪水浸泡着衣裤,在连续奋战6个小时后,被困入泥石流中的大货车得到安全转移。
成功研制辅助拖移滑板获国家专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不断承受着车流量骤增的考验,安全隐患日益突出。奋战在救援一线的刘昕,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力求通过创新施救环节的方式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救援效果。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他提出了“用一种滑板临时代替损坏的轮胎将车辆快速拖移”的建议,终于,在耗时近400个日夜后,成功研制出了轻型和重型两种快速救援移动滑板,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辅助拖移滑板适用新型专利证书》,此举也填补了全国高速公路救援的空白。
2012年11月3日,一辆满载的灌装车在中梁山入城隧道发生飞轮事故,队员们利用快速救援移动滑板,仅用时36分钟,就将其拖移出隧道外;2012年12月16日,一辆满载石头的运渣车在中梁山入城隧道发生飞轮事故,队员们利用改良后的重型救援移动滑板,仅用时45分钟,就将其拖移出隧道外,救援时间由原来的平均2—3小时,缩短到36—45分钟。
从事汽车救援工作20余年来,刘昕带领的队伍累计施救4.8万余次,救援车辆10万余辆,帮助的群众更是不计其数。
“汽车救援员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这是从国家层面对我们这个职业社会价值的充分肯定。”刘昕说,未来他也会不遗余力,继续做好汽车救援工作。
汽车救援员
定义:使用专项作业车、专业设备工具及专业技能救助车辆脱离险境或困境的现场作业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
1.设置救援现场安全区;
2.识别、分析确认车辆基本故障;
3.紧急排除修理车辆故障;
4.救助事故车辆被困人员;
5.救助危险货物运输事故车辆;
6.施救处理困境车辆;
7.装载、运输、卸载被救拖运车辆;
8.上传服务过程资料及其他业务管理。
汽车线上课程
让学习直观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