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课通:专注于汽车课程的线上平台! 服务热线:400-881-6623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如何跑出“加速度”

作者: 车课通参考
发表时间: 2022-09-05
阅读: 1151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推动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从全球范围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处于何种水平?如何进一步抢抓机遇,突破瓶颈?近日专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分析当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202209050956040190326.jpg

“在多方共同的努力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已经取得良好成效。”张进华说。

他进一步指出,技术研发方面,多种关键零部件取得突破,激光雷达等核心传感器实现前装量产应用,芯片设计能力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产品应用方面,中国主流车企已实现乘用车L2级智能驾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2022年上半年L2级乘用车渗透率超过30%,C-V2X在全球率先实现前装量产。

测试示范方面,中国已开放测试路段超过6000公里,为80多家企业发放道路测试牌照、载人载物测试许可约1000张,推进无人化测试、载人/载物测试、商业化探索等创新测试活动。

产业生态方面,传统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加速转型,行业间跨界融合不断推进,打通原始创新、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全链条,原本垂直线型的产业链向交叉网状的生态圈逐渐演变,产业发展新机遇不断催生涌现。

得益于智能网联的快速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大大提升。“当智能化赋能电动化,用户体验显著提高,智能新能源汽车魅力进一步提升。”他说。

在张进华看来,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进程持续提速,推动汽车逐渐由信息孤岛的交通工具发展成为集出行、娱乐、服务等为一体的数字空间,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的数字化生活方式以及对智能化、网联化功能的消费偏好,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加速实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全面市场化。

他说,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领域已逐渐形成了相较于燃油汽车的竞争优势。举例而言,今年上半年,L2级驾驶辅助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达到了40%,较传统燃油汽车高出了近15个百分点。

“当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处于全球‘并跑’阶段,下一阶段,必须进一步抢抓战略机遇期,引领汽车产业下半场。”张进华直言。

他认为,要借鉴新能源汽车发展经验,打造跨部委协同机制,推动车、路、云等关键环节统筹发展。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从0到1”的商业化突破需求,自上而下,形成法律、法规、规章的系统性突破,打通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的法律法规全链条;构建国、行、团标协同的标准体系,以标准引领技术发展。

同时,鼓励开源开放,联合头部操作系统企业,选取共性、基础的部分进行开源,通过开源方式加速技术迭代,联合整车、零部件、互联网、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共建开发和应用生态。

此外,还要探索大规模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应用。参考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示范应用思路,推动在典型城市的大规模示范应用,支撑未来商业化发展。

针对当前芯片短缺等问题,他认为,必须从提升自主供给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要攻克产业基础‘卡脖子’技术,推动高精度传感器、车规芯片、线控执行器、仿真软件、基础工业软件等核心基础技术突破。同时,强化智能化引领能力,充分利用中国汽车市场这一战略资源,培育新能源汽车与5G通信技术、高精定位、人机交互融合发展的中国自主领先能力。”他说。

汽车网联课程推荐
汽车网联热门资料
车联网体验如何才能做好,硬件和软件都得给力
目前的车联网体验并不够好,一是因为车载硬件相比消费电子弱一些,车机上装太多应用,会给车机造成负担,需要更轻量化的设计和更加强大的芯片。二是现有的车联网往往是几个独立应用体验的打通,并没有形成手机那样丰富和完整的生态闭环。“只有一些语音车控、语音搜索、语音导航等片段化的体验。”对此,车联网研究者说道,“阿里有非常完整的互联网生态,而且致力于将这样的生态连接到车上。”
主动应对智能网联汽车新挑战
在汽车安全监管领域试行沙盒监管制度,有利于监管兼顾支持创新和防控风险,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随着前沿技术在汽车领域不断深入应用,汽车产业正在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融合发展。据测算,2025年全球网联汽车数量将接近7400万辆,其中,中国的网联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在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新动能的同时,智能网联汽车也衍生出一些新型安全问题:“端—网—云”架构为汽车带来新的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入侵可能导致大规模高速移动车辆被恶意控制的风险。由于OTA(空中下载技术)的引入,投放市场时被认定为安全的汽车,可能因为软件升级对代码或参数做出调整而变得不安全,使汽车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监管面临挑战。此外,在大数据应用场景下,汽车数据的使用环境更加开放,特别是数据的频繁流动,除导致个人隐私、商业数据泄露风险外,也容易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
95后将成智能网联汽车消费主力军
在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除了集中呈现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7场主题峰会、6个特色专场、1场闭门会和1场实地调研活动,还展出了《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对标研究白皮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2)》等7项成果。此外,大会同期举办了中国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超过200家参展商涵盖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携带着摄像头、激光雷达、传感器等各种设备的智能网联汽车,自行完成起步、提速、并线、跟车、转弯、避障、靠边停车等操作,这一幕或许将变得越来越常见。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超288万辆,渗透率升至32.4%,同比增长46.2%。同时,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完成35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装配路侧网联设备4000余台。全国开放各级测试公路超过7000公里,实际道路测试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
上海加快无人出租车、智能公交等智能网联汽车商用终端推广
智能网联汽车方面,上海将支持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公司紧抓消费趋势,打造具有上海标识度的爆款品牌;加快无人出租车、智能公交、智能重卡等商用终端落地推广,推进测试示范和商业运营发展;加快研发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核心系统,建设智慧道路,加快车联网发展;培育智慧出行、数据服务,推动整车企业与科技公司、社交平台合作,构建产业新生态;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深化数字赋能,推广智能机器人、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推动传统车企智能化战略转型,大力吸引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公司在沪布局总部,培育新兴龙头企业。
福特首次提出“智能生活舱”概念,车内K歌场景
2022年初,大众汽车集团高管表示,“对于德国司机来说,在中控屏上安装卡拉ok系统可能并不重要,但很多中国客户喜欢这些功能,当大众没有提供这些功能时,他们感到失望。大众汽车必须在中国采取行动,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尤其是在软件领域。” 几乎同一时间,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专门针对中国用户推出了车载KTV功能,其1199元的TeslaMic无线话筒被抢购一空。
5家无人驾驶概念企业 或将迎来主升浪
无人驾驶汽车也称智能车、无人自动驾驶车、自主导航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室外移动机器人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无人驾驶车系统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充分考虑车路合一、协调规划的车辆系统,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户登录
手机快速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服务协议》
注册

汽车线上课程

让学习直观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