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课通:专注于汽车课程的线上平台! 服务热线:400-881-6623
登录
免费注册

智能网联汽车的“开路先锋”者

作者:
发表时间: 2025-05-16
阅读: 15

智能网联汽车的“开路先锋”在技术突破、产业协同、政策推动及商业化落地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505161928180188915.jpg

一、技术突破先锋

  1. 单车智能与传感器技术

    • 国内车企如比亚迪、长安、蔚来等在自动驾驶技术上持续投入,蔚来发布全域领航辅助NOP+城区功能,理想全球首创三维空间交互技术,小鹏全量推送AI天玑系统XNGP升级,均展现了单车智能技术的突破。

    • 传感器技术方面,高精度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设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多款主流车型供货,提升了车辆的环境感知能力。

  2. 车路云一体化与通信技术

    • 车路云一体化是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实现协同控制。例如,郑州市在郑东新区核心区域内220个路口建设智慧交通及配套智能化基础设施,支撑车路协同应用。

    • 通信技术方面,5G、C-V2X等技术的成熟应用,为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云之间的信息交换提供了高效、稳定的通道。

二、产业协同先锋

  1. 跨领域合作

    •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离不开汽车生产企业、科技巨头、科研机构等多领域的协同合作。例如,华为将ICT领域技术优势拓展至智能汽车产业,与车企深化合作;百度依托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提供全栈解决方案,与四维图新联合中标北京项目。

  2. 产业链完善

    •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链不断完善,包括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的研发与生产,以及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的融合应用。

三、政策推动先锋

  1. 政策支持

    • 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如《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 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设立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落地。

  2. 标准制定

    • 行业组织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环境。

四、商业化落地先锋

  1. 试点示范

    • 国内多地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工作,如郑州市在郑东新区核心区域内建设智慧交通及配套智能化基础设施,支撑车路协同、城市治理、交通管理及公众出行应用。

    • 车企也积极参与试点示范工作,如蔚来成为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企业,小鹏汽车全量推送AI天玑系统XOS 5.2.0版本等。

  2. 市场拓展

    •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业化落地进程的加速,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将超20000亿元。


文章标签:
汽车网联课程推荐
汽车网联热门资料
数据出境政策频出 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如何过“安检”?
对于中国车企而言,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出口量的激增,车企对于数据出境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先后颁布多项法律法规。不久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发布《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为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引。在这样的背景下,车企该如何做好汽车数据出境的合规准备?如何在发挥汽车数据作用的同时做好安全保障?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
智能网联汽车“二次革命”的本质是什么?
近日,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忠民表示,电动汽车已经完成了“第一次革命”,不论是从用户体验还是从新能源的普及率来看,电动化已经跨越了技术鸿沟。行业正开启“二次革命”。那么,智能网联汽车“二次革命”的本质是什么呢? 随着市场规模的壮大,智能网联的内容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从简单的联网和浅层次交互,到目前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汽车完成了全面的升级,而这种变化将继续发生,也就是席忠民所讲的“二次革命”。 从变现形式来看,智能网联“二次革命”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包括汽车本身、汽车生态和产业政策。
车联网体验如何才能做好,硬件和软件都得给力
目前的车联网体验并不够好,一是因为车载硬件相比消费电子弱一些,车机上装太多应用,会给车机造成负担,需要更轻量化的设计和更加强大的芯片。二是现有的车联网往往是几个独立应用体验的打通,并没有形成手机那样丰富和完整的生态闭环。“只有一些语音车控、语音搜索、语音导航等片段化的体验。”对此,车联网研究者说道,“阿里有非常完整的互联网生态,而且致力于将这样的生态连接到车上。”
上海加快无人出租车、智能公交等智能网联汽车商用终端推广
智能网联汽车方面,上海将支持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公司紧抓消费趋势,打造具有上海标识度的爆款品牌;加快无人出租车、智能公交、智能重卡等商用终端落地推广,推进测试示范和商业运营发展;加快研发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核心系统,建设智慧道路,加快车联网发展;培育智慧出行、数据服务,推动整车企业与科技公司、社交平台合作,构建产业新生态;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深化数字赋能,推广智能机器人、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推动传统车企智能化战略转型,大力吸引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公司在沪布局总部,培育新兴龙头企业。
主动应对智能网联汽车新挑战
在汽车安全监管领域试行沙盒监管制度,有利于监管兼顾支持创新和防控风险,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随着前沿技术在汽车领域不断深入应用,汽车产业正在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融合发展。据测算,2025年全球网联汽车数量将接近7400万辆,其中,中国的网联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在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新动能的同时,智能网联汽车也衍生出一些新型安全问题:“端—网—云”架构为汽车带来新的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入侵可能导致大规模高速移动车辆被恶意控制的风险。由于OTA(空中下载技术)的引入,投放市场时被认定为安全的汽车,可能因为软件升级对代码或参数做出调整而变得不安全,使汽车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监管面临挑战。此外,在大数据应用场景下,汽车数据的使用环境更加开放,特别是数据的频繁流动,除导致个人隐私、商业数据泄露风险外,也容易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
95后将成智能网联汽车消费主力军
在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除了集中呈现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7场主题峰会、6个特色专场、1场闭门会和1场实地调研活动,还展出了《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对标研究白皮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2)》等7项成果。此外,大会同期举办了中国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超过200家参展商涵盖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携带着摄像头、激光雷达、传感器等各种设备的智能网联汽车,自行完成起步、提速、并线、跟车、转弯、避障、靠边停车等操作,这一幕或许将变得越来越常见。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超288万辆,渗透率升至32.4%,同比增长46.2%。同时,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完成35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装配路侧网联设备4000余台。全国开放各级测试公路超过7000公里,实际道路测试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
用户登录
手机快速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服务协议》
注册

汽车线上课程

让学习直观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