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改装即将合法?
汽车改装合法化进程正在推进,但尚未全面实现,目前处于政策松绑与标准规范并行的阶段,部分改装项目已获合法地位,但执行层面仍存在地区差异。以下为具体分析:
外观微调无需备案:车身拉花、贴纸面积小于10%可自由发挥;加装行李架、更换同尺寸轮毂(不改变规格)等均被允许。
颜色变更需备案:改色后10日内向车管所申请变更登记,但禁止使用红(消防)、黄(工程抢险)、上白下蓝(行政执法)等专用色。
性能部件有条件开放:刹车卡钳可更换颜色或同规格型号;大灯可升级为LED或氙气灯,但禁止爆闪功能;发动机、车架等核心部件若因质量问题需更换,需提交修理厂证明及安全检验报告。
明确禁止的改装项目:
结构类改装:擅自改变发动机型号、排气管结构(如加装“炸街”尾喉)、增减底盘高度或车辆轴距。
安全类违规:改装方向盘为竞技样式、拆除座椅或安全带、加装前探照灯或尾部导流翼(影响他人驾驶安全)。
标识类问题:遮挡车牌、仿制警车涂装、未按规定喷涂货车放大号牌等。
地方执行差异:部分地方交警认为,任何未经出厂设置的灯光改装均属“擅自改变车辆特征”,年检不予通过。例如,同样的LED灯改装在A市能过检,在B市却可能被罚款。
政策支持与标准制定:商务部等八部门提出推动汽车改装技术标准完善,支持行业规范化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汽车改装团体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首次系统性地将原厂改装纳入规范体系。
试点城市实践:广州、深圳等15个试点城市率先实施“改装车登记备案制”。以广汽集团为例,其推出的影豹R-style赛道版在出厂时就配备了运动包围、尾翼等改装件,车主只需凭车企出具的《原厂改装证明》,即可在车管所快速完成登记备案。
市场需求增长:2025年一季度,全国汽车以旧换新量达281.4万辆,其中改装需求占比显著提升。汽车改装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47%,涵盖外观套件、动力升级、智能改装、越野定制等细分领域。
行业痛点:
改装件质量参差不齐:行业亟需建立类似“中汽研认证”的权威标准。
改装车理赔难:某保险公司率先推出“改装件专属险种”,覆盖因改装导致的车辆损失及第三者责任,但保费较普通车险上浮15%。
专业人才短缺:全国现有改装技师仅2.8万人,远低于百万级市场需求。
汽车线上课程
让学习直观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