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课通:专注于汽车课程的线上平台! 服务热线:400-881-6623
登录
免费注册

智能语音功能比拼:小鹏P5、问界M5、理想三车迎战

作者: 中车友参考
发表时间: 2022-06-17
阅读: 1145

自从苹果的语音助手Siri火遍全球后,智能手机不能实现“跨种族”对话就好像缺了点什么,当然,现如今已经不仅是智能手机,iPad、智能音箱都有了语音助手,“小爱同学”、“小度小度”、“你好小布”……让人不禁想到漫威宇宙中的贾维斯。

然而,将语音助手搬上汽车后,带给用户的却是一种科技倒退的错觉,呼叫不应答、识别不准确、指令无法执行……那么车载语音助手到底是“伪需求”还是真有用?以小鹏P5(参数|图片)、问界M5(参数|图片)、理想这三款车型为例,看看它们能否交出答案。

汽车智能语音功能对比-汽车智能化-汽车技术

熟悉的开场白,缺少自然感

在与语音助手对话时,唤醒语仿佛开启了固定模式,“你好,XX,打开空调”、“你好,XX,将空调设置为外循环”、“你好,XX,将空调调到22度”……

这种人与机械的对话,总会拉低体验感,很多用户不禁开始期待与智能语音助手的对话,像与人沟通一样自然,然而不支持连续对话的智能语音助手,时刻都在提醒我们,这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不要重复的开场白,无需反复唤醒、与语音助手连续对话是一种什么体验?

在华为最新HarmonyOS智能座舱的加持下,问界M5的小艺支持最高60秒的连续对话,无需重复唤醒,也能过滤掉无效指令。不过,在下达连续命令时,它一句话最多只能识别并执行两个指令,也就是说,用户想要连续对话就要控制好自己的语速。

62abf2f5d8d88.png

小鹏P5的小P同样支持60秒连续对话,但相较于小艺,用户不用刻意控制自己的语速,它最高一分钟可执行25个指令,而且只要你发出有效指令,就可以随时打断。并且,小P还能做到可见即可说。

理想的理想同学也可以做到连续对话,并且可以过滤掉无效指令,不过支持时间为20秒,和小艺和小P相比,还是差了一些。

62abf3092ce28.png

外面纷纷扰扰,也能听到你的声音

纵使外界如何喧嚣,也能在众多杂音中捕捉到对方的话语。这样的操作,对于机器人来说,多少有些强“人”所难。

不过支持多双音区识别的语音助手,正是提升智能语音助手与人灵魂“契合度”的关键所在。

接着上文提到的小P继续说,当我们下达指令时,很难保证座舱时刻都是安静状态,这时候双音区语音识别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在主驾驶唤醒小P后,小P只会听主驾驶接下来的指令,不受副驾驶影响。反之,若是唤醒指令来源于副驾,小P就会执行副驾的指令。

问界M5和理想ONE(参数|图片)同样支持多音区识别,可以分区识别主副驾驶和后排的指令,不同音区的乘客均可以唤醒语音助手,且不受干扰。

高阶指令进化,满足“刁钻”要求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智能语音助手也逐渐适应了当代人“刁钻”的用车习惯。对于很多人来说,在下达“播放音乐”指令时,他想要的或许也不是单纯的“播放XX音乐”,而是想“打开某个音乐APP,播放某个歌手的某首歌,且音量调至到特定值”。在下达“开窗”指令时,他需要的不仅仅是执行“将车窗打开”,而是“将车窗打开百分之XX%”,更加精准。

享受语音指令的操控过程,上述三款车型均能做到。但将车窗降到百分之三十三,这样的“刁钻操作”,只有小鹏P5能够实现。

62abf3222c0e7.png

虽说目前的语音助手还达不到漫威宇宙中贾维斯的水准,但汽车智能语音助手发展的趋势很是乐观,我们在小P、理想同学、小艺的身上就能第四代发现(参数|图片),智能语音助手和人已经拥有了很高的契合度。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贾维斯”的时代就会到来。

汽车网联课程推荐
汽车网联热门资料
主动应对智能网联汽车新挑战
在汽车安全监管领域试行沙盒监管制度,有利于监管兼顾支持创新和防控风险,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随着前沿技术在汽车领域不断深入应用,汽车产业正在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融合发展。据测算,2025年全球网联汽车数量将接近7400万辆,其中,中国的网联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在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新动能的同时,智能网联汽车也衍生出一些新型安全问题:“端—网—云”架构为汽车带来新的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入侵可能导致大规模高速移动车辆被恶意控制的风险。由于OTA(空中下载技术)的引入,投放市场时被认定为安全的汽车,可能因为软件升级对代码或参数做出调整而变得不安全,使汽车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监管面临挑战。此外,在大数据应用场景下,汽车数据的使用环境更加开放,特别是数据的频繁流动,除导致个人隐私、商业数据泄露风险外,也容易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
上海加快无人出租车、智能公交等智能网联汽车商用终端推广
智能网联汽车方面,上海将支持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公司紧抓消费趋势,打造具有上海标识度的爆款品牌;加快无人出租车、智能公交、智能重卡等商用终端落地推广,推进测试示范和商业运营发展;加快研发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核心系统,建设智慧道路,加快车联网发展;培育智慧出行、数据服务,推动整车企业与科技公司、社交平台合作,构建产业新生态;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深化数字赋能,推广智能机器人、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推动传统车企智能化战略转型,大力吸引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公司在沪布局总部,培育新兴龙头企业。
95后将成智能网联汽车消费主力军
在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除了集中呈现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7场主题峰会、6个特色专场、1场闭门会和1场实地调研活动,还展出了《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对标研究白皮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2)》等7项成果。此外,大会同期举办了中国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超过200家参展商涵盖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携带着摄像头、激光雷达、传感器等各种设备的智能网联汽车,自行完成起步、提速、并线、跟车、转弯、避障、靠边停车等操作,这一幕或许将变得越来越常见。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超288万辆,渗透率升至32.4%,同比增长46.2%。同时,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完成35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装配路侧网联设备4000余台。全国开放各级测试公路超过7000公里,实际道路测试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
福特首次提出“智能生活舱”概念,车内K歌场景
2022年初,大众汽车集团高管表示,“对于德国司机来说,在中控屏上安装卡拉ok系统可能并不重要,但很多中国客户喜欢这些功能,当大众没有提供这些功能时,他们感到失望。大众汽车必须在中国采取行动,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尤其是在软件领域。” 几乎同一时间,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专门针对中国用户推出了车载KTV功能,其1199元的TeslaMic无线话筒被抢购一空。
5家无人驾驶概念企业 或将迎来主升浪
无人驾驶汽车也称智能车、无人自动驾驶车、自主导航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室外移动机器人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无人驾驶车系统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充分考虑车路合一、协调规划的车辆系统,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人驾驶合法上路,智能汽车加速驶来
车辆不能入市、不能上牌、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认定规则不明确……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然而,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真正上路,仍面临诸多法律问题。 近日,《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通过审议,《条例》在国内首次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登记、上路行驶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行业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用户登录
手机快速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服务协议》
注册

汽车线上课程

让学习直观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