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课通:专注于汽车课程的线上平台! 服务热线:400-881-6623
登录
免费注册

制动液长期不进行更换,是否会导致刹车完全失灵?

作者: 车课通-中车友
发表时间: 2022-08-16
阅读: 946

一直不换刹车油会导致制动效果减弱、制动距离增加等问题。至于完全失灵在理论上可能出现,只不过这是非常缓慢的过程。制动液一般会用醇类作为主要成分,如乙二醇或丙三醇等等。利用的就是这几种醇类的高沸点,防止制动管路产生气泡,从而增加制动踏板的空行程。

醇类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吸水,尤其是乙二醇的吸水能力在各种醇中名列前茅。所以制动液随着不断使用,含水量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过程。但需要区分的是,水分的不断增加会影响制动效果,比如水的沸点只有100摄氏度。很容易在连续制动的过程中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

202208160953230150389.png

当制动管路内出现气泡占据液体空间时,刹车会变得很软,实际上就是制动踏板行程被拉长的状态。因为液体几乎不会被压缩,所以制动踏板踩下多少,制动液就会推动活塞移动多少。但气体是容易压缩的,当制动液沸腾、管路中产生大量气泡时,踩下制动踏板一段行程可能仅仅是压缩气泡的过程,而制动器活塞并未被推动。

也就是说想获得相同的制动效果,就不得不将制动踏板踩得更深,如果水分过多时,可能即便把踏板踩到底效果也不理想。但还是那句话,“制动失效”与“效果变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制动液随着使用水分越来越多是制动效果下降的过程,但并不是失效。即便用自来水取代制动液,只要不沸腾,制动效果一样很好。

202208160953400164778.png

所以谈刹车失灵是很难精确表达的概念,重点在于“失灵的程度”,这是一个缓慢进展的概念。从制动效果100%—0%是个逐渐下降的过程,在制动效果逐渐下降的过程中即便是萌新驾驶者也会发现问题,从而更换新的制动液。所以只要是通过正规方式取得驾照的驾驶者是不会因为长期不换制动液而体会到制动完全失效的结果的。当然制动器损坏或漏液另当别论,那是意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笔者曾亲眼看到某单位的司机给制动管路漏液的金杯面包车添加两壶井水并继续行驶。理由很简单,只要井水不沸腾,它的制动效果依然是100%。只不过它出现沸腾的概率更高,导致制动效果下降的几率也更高。所以为了在极端条件下仍能保证制动的稳定效果,几十年前就已经用制动液取代了水。

202208160954080144360.png

制动液的组成

制动液的组成无外乎那么几类,远古时代制动液的组成为乙醇(或丁醇)加蓖麻油,这应该是最早期的制动液组成,优点在于容易配置、成本低,缺点则是沸点太低。后期产生了矿物质油制动液,主要通过柴油分馏而制成,冰点下降至-70度,沸点则达到150度左右。优点是性能不错、成本低,缺点则是有较强的腐蚀性,且容易导致污染。

当今主流的乘用车制动液则属于全合成制动液,主要成分为醇、醚、脂类成分组成,拥有沸点超高、普遍200摄氏度以上,冰点更低,腐蚀性、污染性低等优点。缺点则在于醇、醚容易吸水,脂类最怕水及容易因为水分的混入导致乳化(与机油乳化是同样的原理)。脂类成分乳化时同样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导致制动行程拉长。

制动液的消耗

制动液位的下降一般有两种情况导致,其一是刹车片越磨越磨,磨损掉的刹车片体积为制动液增加了空间,导致制动液位下降。其次制动液在使用中也会分解损耗一部分。但只要不是刻意的不去更换、添加,很少有哪辆车把制动液全部损耗掉。上文已经提到制动液中的醇类有强吸水的能力,所以吸入的水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制动液的缺失。

汽车制动液更换-汽修-汽车保养

所以即便长期不换制动液,刹车也很难完全失灵,只要制动液位不是太低,制动效果就不会完全消失,效果仅仅是下降罢了。所以长期不换制动液导致制动效果完全消失的状况只在理论上存在!而在现实中还未等到制动效果完全消失,就已经被驾驶者发现。面对制动距离延长、刹车变软,驾驶者能不更换制动液么?驾驶者的头得多铁,才敢在制动效果下降明显的情况下,依然不更换制动液?所以现实中是不存在这种问题的。

汽车维修课程推荐
汽车构造与原理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汽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汽车底盘维修的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了解汽车的行驶原理,掌握汽车底盘及各总成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具有对汽车底盘各总成的使用、维修、检测等方面的能力。

1、了解发动机的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2、熟悉相关专业术语;

3、熟悉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结构与原理的主要区别;

4、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两冲程的原理各自特点;

5、掌握有关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功能熟悉减振和降噪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6、熟悉配气机构的功能和组成熟悉配气定时概念和作用掌握的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7、掌握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及特点;

8、掌握相关系统的功能、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有关结构的特点。

授课目标

1)掌握汽车主要系统及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了解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归纳能力,能对汽车主要系统及零部件进行结构分析;  

3)能综合运用车辆结构基础知识进行一定的设计计算; 

4) 熟悉主要总成的拆卸及装配,能够通过实验验证主要总成的工作原理;

5)新能源汽车的结构与原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202209201448320156616.jpg

¥0.1元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本课程从高等职业教育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出发,探讨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课程系统介绍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分类和性能评价以及各组成系统的作用、结构和工作原理和发动机零部件的拆装。使学生从整体上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所需要的知识有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零部件检修。 

主要内容包括:发动机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配气机构构造与维系、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构造与维修、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构造与维修、冷却系统构造与维修、点火系统和起动系统构造与维修、发动机维护工艺等。

¥0.1元
汽车维修热门资料
四部门:深化汽车维修数据综合应用 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
近日,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汽车维修数据综合应用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密切部门配合,强化业务协同,凝聚工作合力,切实深化汽车维修数据综合应用,提高汽车维修服务水平,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
平常汽车维修项目都有哪些?
车辆维修项目有好多,小车,从常规保险到大保养和各方面的维修,主要包括,换轮胎,更换雨刮器,更换刹车片,更换机油,更换机滤,更换刹车油,更换助力油,更换空气滤清器,更换空调滤清器,更换变速箱油,更换火花塞,更换防冻液更换正时皮带和发电机皮带等。
汽车,60个常见故障,诊断和快速解决(1—20)
汽车是由很多个部件组成,不知道哪一天配件会出现问题造成汽车故障。在日常用车生活中积累一些汽车维修知识,爱车出现小毛病,自己能轻松搞定,遇到大问题时,不至于被维修人员坑蒙宰骗,也有利于行车安全。
汽车维修:拉缸是什么意思?
很多新手司机都听说过开车时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拉缸,但很多司机不知道拉缸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操作方式会导致拉缸。 简单来说,汽车拉缸是指缸壁划伤,活塞或活塞环刮伤了气缸壁,属于汽车故障。气缸壁被划伤,意味着发动机内部严重受伤,无法正常运转。而且会发出异常的噪音,气缸的压力也会受到影响。当气缸磨损严重时,会导致发动机剧烈抖动,加速乏力,汽车无法继续行驶。 要理解拉缸,就要大概的了解发动机工作原理以及活塞的结构。
天气太冷,车内空调怎样开效果最好?
​今天已经是大雪了,各地的温度也越来越低,对于每天上班的人来说,早上开车也挺冷,尤其是刚进车里,座位和方向盘也是冰凉的,相信开车的人深有体会。冬季开车,必然得开空调,那如何让空调效果最好呢?我在这里跟大家讲个方法。
从汽车充电桩的增长看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汽车充电桩也相应的发展起来。在一些大城市,随处可见的充电桩为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那我们从这快速增长的汽车充电桩中,也能倒推出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迅速。
用户登录
手机快速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服务协议》
注册

汽车线上课程

让学习直观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