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课通:专注于汽车课程的线上平台! 服务热线:400-881-6623
登录
免费注册

制动液长期不进行更换,是否会导致刹车完全失灵?

作者: 车课通-中车友
发表时间: 2022-08-16
阅读: 1065

一直不换刹车油会导致制动效果减弱、制动距离增加等问题。至于完全失灵在理论上可能出现,只不过这是非常缓慢的过程。制动液一般会用醇类作为主要成分,如乙二醇或丙三醇等等。利用的就是这几种醇类的高沸点,防止制动管路产生气泡,从而增加制动踏板的空行程。

醇类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吸水,尤其是乙二醇的吸水能力在各种醇中名列前茅。所以制动液随着不断使用,含水量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过程。但需要区分的是,水分的不断增加会影响制动效果,比如水的沸点只有100摄氏度。很容易在连续制动的过程中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

202208160953230150389.png

当制动管路内出现气泡占据液体空间时,刹车会变得很软,实际上就是制动踏板行程被拉长的状态。因为液体几乎不会被压缩,所以制动踏板踩下多少,制动液就会推动活塞移动多少。但气体是容易压缩的,当制动液沸腾、管路中产生大量气泡时,踩下制动踏板一段行程可能仅仅是压缩气泡的过程,而制动器活塞并未被推动。

也就是说想获得相同的制动效果,就不得不将制动踏板踩得更深,如果水分过多时,可能即便把踏板踩到底效果也不理想。但还是那句话,“制动失效”与“效果变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制动液随着使用水分越来越多是制动效果下降的过程,但并不是失效。即便用自来水取代制动液,只要不沸腾,制动效果一样很好。

202208160953400164778.png

所以谈刹车失灵是很难精确表达的概念,重点在于“失灵的程度”,这是一个缓慢进展的概念。从制动效果100%—0%是个逐渐下降的过程,在制动效果逐渐下降的过程中即便是萌新驾驶者也会发现问题,从而更换新的制动液。所以只要是通过正规方式取得驾照的驾驶者是不会因为长期不换制动液而体会到制动完全失效的结果的。当然制动器损坏或漏液另当别论,那是意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笔者曾亲眼看到某单位的司机给制动管路漏液的金杯面包车添加两壶井水并继续行驶。理由很简单,只要井水不沸腾,它的制动效果依然是100%。只不过它出现沸腾的概率更高,导致制动效果下降的几率也更高。所以为了在极端条件下仍能保证制动的稳定效果,几十年前就已经用制动液取代了水。

202208160954080144360.png

制动液的组成

制动液的组成无外乎那么几类,远古时代制动液的组成为乙醇(或丁醇)加蓖麻油,这应该是最早期的制动液组成,优点在于容易配置、成本低,缺点则是沸点太低。后期产生了矿物质油制动液,主要通过柴油分馏而制成,冰点下降至-70度,沸点则达到150度左右。优点是性能不错、成本低,缺点则是有较强的腐蚀性,且容易导致污染。

当今主流的乘用车制动液则属于全合成制动液,主要成分为醇、醚、脂类成分组成,拥有沸点超高、普遍200摄氏度以上,冰点更低,腐蚀性、污染性低等优点。缺点则在于醇、醚容易吸水,脂类最怕水及容易因为水分的混入导致乳化(与机油乳化是同样的原理)。脂类成分乳化时同样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导致制动行程拉长。

制动液的消耗

制动液位的下降一般有两种情况导致,其一是刹车片越磨越磨,磨损掉的刹车片体积为制动液增加了空间,导致制动液位下降。其次制动液在使用中也会分解损耗一部分。但只要不是刻意的不去更换、添加,很少有哪辆车把制动液全部损耗掉。上文已经提到制动液中的醇类有强吸水的能力,所以吸入的水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制动液的缺失。

汽车制动液更换-汽修-汽车保养

所以即便长期不换制动液,刹车也很难完全失灵,只要制动液位不是太低,制动效果就不会完全消失,效果仅仅是下降罢了。所以长期不换制动液导致制动效果完全消失的状况只在理论上存在!而在现实中还未等到制动效果完全消失,就已经被驾驶者发现。面对制动距离延长、刹车变软,驾驶者能不更换制动液么?驾驶者的头得多铁,才敢在制动效果下降明显的情况下,依然不更换制动液?所以现实中是不存在这种问题的。

汽车维修课程推荐
汽车构造与原理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汽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汽车底盘维修的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了解汽车的行驶原理,掌握汽车底盘及各总成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具有对汽车底盘各总成的使用、维修、检测等方面的能力。

1、了解发动机的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2、熟悉相关专业术语;

3、熟悉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结构与原理的主要区别;

4、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两冲程的原理各自特点;

5、掌握有关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功能熟悉减振和降噪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6、熟悉配气机构的功能和组成熟悉配气定时概念和作用掌握的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7、掌握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及特点;

8、掌握相关系统的功能、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有关结构的特点。

授课目标

1)掌握汽车主要系统及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了解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归纳能力,能对汽车主要系统及零部件进行结构分析;  

3)能综合运用车辆结构基础知识进行一定的设计计算; 

4) 熟悉主要总成的拆卸及装配,能够通过实验验证主要总成的工作原理;

5)新能源汽车的结构与原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202209201448320156616.jpg

¥0.1元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本课程从高等职业教育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出发,探讨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课程系统介绍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分类和性能评价以及各组成系统的作用、结构和工作原理和发动机零部件的拆装。使学生从整体上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所需要的知识有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零部件检修。 

主要内容包括:发动机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配气机构构造与维系、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构造与维修、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构造与维修、冷却系统构造与维修、点火系统和起动系统构造与维修、发动机维护工艺等。

¥0.1元
汽车维修热门资料
汽车空调常见的5种故障
汽车空调夏季高频使用,出现故障的几率比较高,常见故障有空调异响,空调工作不良等。 在使用汽车空调时,应尽量避免频繁开启空调以免损坏压缩机。空调系统会根据车内设置温度自动调节,不要人为通过开启或关闭开关进行控制。在车内外温差较大或外界空气质量较差时要使用内循环,而外界空气清新或长时间开启内循环的状态下应转换到外循环,以保持车内空气质量。 对于汽车空调故障而言,常见的有以下5种。
强化机动车维修行业监管 进一步规范维修市场秩序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机动车维修市场秩序,强化机动车维修行业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我所多措并举持续加强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工作。
天气太冷,车内空调怎样开效果最好?
​今天已经是大雪了,各地的温度也越来越低,对于每天上班的人来说,早上开车也挺冷,尤其是刚进车里,座位和方向盘也是冰凉的,相信开车的人深有体会。冬季开车,必然得开空调,那如何让空调效果最好呢?我在这里跟大家讲个方法。
从汽车充电桩的增长看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汽车充电桩也相应的发展起来。在一些大城市,随处可见的充电桩为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那我们从这快速增长的汽车充电桩中,也能倒推出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迅速。
汽车构造修理基础知识
现在很多人可能开车,但对于汽车基本构造的维修知之甚少,关于汽车坏了需要怎么维修就,大家不是很懂了。现在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了几个汽车修理知识:汽车的构造。
汽车异响哪些是正常的,哪些需要维修?
汽车出现故障是很正常的,毕竟是机器,零部件在运转的时候难免会有异常。而对车主们来说,平时也要学会判断一些故障的源头,或者从表面上观察车子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就比如异响,很多车都存在这样的情况,不管是在行驶时还是怠速状态,都可能发生事故。不过,车上有些响声是正常的,有的却是在提醒你某些地方出了故障,需要及时检修。
用户登录
手机快速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服务协议》
注册

汽车线上课程

让学习直观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