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课通:专注于汽车课程的线上平台! 服务热线:400-881-6623
登录
免费注册

工信部重点!车联网产业或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作者: 车课通
发表时间: 2022-08-22
阅读: 820

工信部会议重点提及车联网产业

近期,工信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主题为“打通经济社会信息大动脉”。 期间,车联网产业被重点提及。

据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徐波介绍,为满足5G商用部署需要,工信部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2400MHz、5100MHz和5800MHz频段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确保无线局域网、蓝牙、不停车收费等无线电系统与5G、北斗、车联网等频率兼容共用。

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早在2018年10月,工信部就率先全球发布管理规定,对促进车联网上下游产业链健康发展、相关设备尽早成熟落地奠定坚实基础;去年11月,工信部发布《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加强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推动汽车智能化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

汽车智能-车联网-汽车网联-智能化汽车时代

工信部已指导北京、天津、江苏、广东、重庆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向相关企业颁发车联网直连通信频率使用许可,相关地区在构建车联网应用场景、推动产业生态聚集、探索建设运营模式、加快示范道路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此前,住建部、发改委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要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推进城市通信网、车联网、位置网、能源网等新型网络设施建设。

这些车联网概念股获机构高关注

太平洋证券研报观点,车联网蓄势待发,预计2025年我国商用车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806亿元,当前车联网行业仍处在渗透率迅速提升的发展阶段。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5家以上机构集体关注的车联网概念股共计20股。 中科创达、比亚迪、宝信软件机构关注度居前,评级机构均在30家以上。 中科创达是国内智能驾驶龙头,与高通、英伟达等知名企业均有合作;公司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先进视觉等领域具有前瞻布局。

截至目前,13股已发布业绩报告。以中报或预告区间中值计算,两大新能源汽车巨头—— 长安汽车和 比亚迪净利润有望翻倍,业绩预增均得益于品牌向上、产品结构优化、销量增长强劲等因素。此外, 中科创达、水晶光电、四维图新等均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30%以上。

汽车网联课程推荐
汽车网联热门资料
数据出境政策频出 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如何过“安检”?
对于中国车企而言,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出口量的激增,车企对于数据出境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先后颁布多项法律法规。不久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发布《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为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引。在这样的背景下,车企该如何做好汽车数据出境的合规准备?如何在发挥汽车数据作用的同时做好安全保障?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
智能网联汽车“二次革命”的本质是什么?
近日,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忠民表示,电动汽车已经完成了“第一次革命”,不论是从用户体验还是从新能源的普及率来看,电动化已经跨越了技术鸿沟。行业正开启“二次革命”。那么,智能网联汽车“二次革命”的本质是什么呢? 随着市场规模的壮大,智能网联的内容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从简单的联网和浅层次交互,到目前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汽车完成了全面的升级,而这种变化将继续发生,也就是席忠民所讲的“二次革命”。 从变现形式来看,智能网联“二次革命”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包括汽车本身、汽车生态和产业政策。
车联网体验如何才能做好,硬件和软件都得给力
目前的车联网体验并不够好,一是因为车载硬件相比消费电子弱一些,车机上装太多应用,会给车机造成负担,需要更轻量化的设计和更加强大的芯片。二是现有的车联网往往是几个独立应用体验的打通,并没有形成手机那样丰富和完整的生态闭环。“只有一些语音车控、语音搜索、语音导航等片段化的体验。”对此,车联网研究者说道,“阿里有非常完整的互联网生态,而且致力于将这样的生态连接到车上。”
上海加快无人出租车、智能公交等智能网联汽车商用终端推广
智能网联汽车方面,上海将支持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公司紧抓消费趋势,打造具有上海标识度的爆款品牌;加快无人出租车、智能公交、智能重卡等商用终端落地推广,推进测试示范和商业运营发展;加快研发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核心系统,建设智慧道路,加快车联网发展;培育智慧出行、数据服务,推动整车企业与科技公司、社交平台合作,构建产业新生态;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深化数字赋能,推广智能机器人、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推动传统车企智能化战略转型,大力吸引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公司在沪布局总部,培育新兴龙头企业。
主动应对智能网联汽车新挑战
在汽车安全监管领域试行沙盒监管制度,有利于监管兼顾支持创新和防控风险,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随着前沿技术在汽车领域不断深入应用,汽车产业正在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融合发展。据测算,2025年全球网联汽车数量将接近7400万辆,其中,中国的网联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在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新动能的同时,智能网联汽车也衍生出一些新型安全问题:“端—网—云”架构为汽车带来新的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入侵可能导致大规模高速移动车辆被恶意控制的风险。由于OTA(空中下载技术)的引入,投放市场时被认定为安全的汽车,可能因为软件升级对代码或参数做出调整而变得不安全,使汽车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监管面临挑战。此外,在大数据应用场景下,汽车数据的使用环境更加开放,特别是数据的频繁流动,除导致个人隐私、商业数据泄露风险外,也容易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
95后将成智能网联汽车消费主力军
在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除了集中呈现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7场主题峰会、6个特色专场、1场闭门会和1场实地调研活动,还展出了《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对标研究白皮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2)》等7项成果。此外,大会同期举办了中国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超过200家参展商涵盖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携带着摄像头、激光雷达、传感器等各种设备的智能网联汽车,自行完成起步、提速、并线、跟车、转弯、避障、靠边停车等操作,这一幕或许将变得越来越常见。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超288万辆,渗透率升至32.4%,同比增长46.2%。同时,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完成35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装配路侧网联设备4000余台。全国开放各级测试公路超过7000公里,实际道路测试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
用户登录
手机快速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服务协议》
注册

汽车线上课程

让学习直观有趣